? ? ? ? ??姜晓卫

眼科学硕士。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,擅长眼表、眼底、屈光不正、葡萄膜疾病的治疗。
瞳孔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黑眼仁,正常人眼球中心的瞳孔区是黑色的,有些家长发现宝宝瞳孔发白甚至夜晚像猫的眼睛一样发亮,这是怎么回事?需要就医吗?在这提醒各位家长,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,一旦延误,可能对宝宝的视力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。

什么是白瞳症?
白瞳症即瞳孔区失去了正常的黑色而呈现白色、黄色或粉白色反光,俗称“猫眼”。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生。白瞳症不是某种疾病,而是晶状体、玻璃体、视网膜上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。
引起婴幼儿白瞳症的疾病主要有哪些呢?
先天性白内障: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,儿童期进展加重,有一定的遗传因素,还与孕期胎儿宫内病毒感染、营养不良及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。
视网膜母细胞瘤(RB):儿童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具有家族遗传倾向。该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,常危及患儿生命。

早产儿视网膜病变(ROP):发生于出生体重低、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,90%以上患儿可通过早期治疗保住部分视力。
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(FEVR):此病同时侵犯双眼,眼底改变与ROP相似,但发生于足月新生儿,无吸氧史,多数有家族遗传史。
Coats病: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,多见于青少年男性,通常侵犯单眼。
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(PHPV):出生时即出现,是原始玻璃体未退化并在晶状体后方增殖的结果。
家长如何发现宝宝白瞳?
家长想发现孩子有没有白瞳,方法很简单。在夜里关上灯看宝宝眼睛瞳孔区有没有发白、发亮,或者在较暗的房间里给宝宝拍一张照片,拍照的时候一定要关闭相机中的红眼消除功能,并打开常规的自动闪光。

如何早期发现眼部疾病,避免白瞳的发生?
宝宝出生后首先要进行新生儿眼病筛查,早期排查有没有眼部发育异常以及先天性眼病,出生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,以后每半年都要做视功能检查和眼病筛查,确保可以早期发现宝宝的视力异常。相当一部分危害较大的致盲性眼病都可以通过早发现、早治疗保住部分视力。